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0:03 点击次数:114
图片
作者:枳为橙 · 主播:吉米来源:读书369(ID:dushu369com)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,最可靠的投资就是成为强大的自己。♬点击上方可收听369主播朗读音频图片
01
人脉的核心本质:
价值互换、实力对等
《天道》中,有段台词这样形容主角丁元英:“他是经济学硕士,曾就职于知名国际金融投资公司等大企业,在股市狂赚2亿。真正了解他的人,对他都有一个共同的评价:鬼才。”因为丁元英在商界有着高于普通人的认知和能力,所以在很多人眼中,似乎能与他结识就相当于握住了开启人生新阶梯的大门钥匙。丁元英在古城生活期间,唱片店的刘冰就意识到了他的不同凡响,想方设法打算攀附这个人脉。刘冰以为巴结上丁元英这个贵人,从此之后便可高枕无忧,于是整天混日子,从不愿花时间提升自己的个人价值,只盘算如何走捷径、靠关系。丁元英多次提醒他:市场只靠人情是不够的,只有你行,你才有机会。可刘冰却把这些忠告全然当作了“耳旁风”,总觉得凭借自己和丁元英的交情,拿到的都是公司内幕文件,拥有绝对的资源,就可以在事业上混的风生水起。结果最终因为他的狂妄自大,掉进了丁元英设的局中,彻底栽了跟头,自毁前程,终结了一生。近几年,常听到有人问:究竟什么才算是真正属于你的人脉?有段话总结地一针见血:“你认识的人,不代表就是你的人脉。你同学是单位领导,你在饭店打工,这不是人脉;你同学是公司领导,你是精明强干的经理,强者互相吸引,这才是人脉。”真正的人脉从不是单方面的仰望,而是两棵并肩的树,根在地下相连,枝叶在风中相触。很多时候,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,隔着的并不一定是身份差异,更重要的是价值鸿沟。你同学是某单位的领导,你是企业的经理,你们能坐在同一桌谈合作,靠的不是旧日情分,而是势均力敌的底气。要知道,人脉的核心本质,就是价值互换,实力对等。而从另一层面来说,行走于世间,牢靠人脉的源头,其实是强大的自己。图片
《天道》里的欧阳雪,正是因为早早看清了这一点本质,所以才一步步改变了命运。早年间,为了维持生计,她在饭店打过工,摆过馄饨摊,不管在任何情境下,她都没有放弃向上攀登。打工的过程中,她就定下目标,以后要自己开饭店,从那时起,便开始钻研各种口味,从各个细节出发为未来做打算。在芮小丹的资金帮助下,她开了自己的餐厅,但她却没有完全依赖朋友的扶助,而是一点一滴精进自己的经营能力,把餐厅越做越强。愚者跪求关系,智者自造王牌。如果自己是块金子,发出的光迟早会被看到,从而成就未来;如果自己是堆烂泥,再优质的稻草也不想和你捆绑。人最大的无知,就是一味地依靠巴结和讨好别人,只想通过攀附关系来实现身份、地位以及人生质的飞跃,而忽视提升自我的重要性。王阳明在《传习录》里写到:“人须在事上磨练,做功夫,乃有益。若只好静,遇事便乱,终无长进。”
所谓“事上磨练”,练的不仅是本事,更是让人愿意与你同行的价值。始终记住:如果自身没有绝对实力作为稳固人生的基石,即使费尽心思攀上了某个关系,混进了某个圈子,终将也是黄粱一梦。02
人到中年才明白:
永远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
罗永浩曾讲起过一段亲身经历,不少人直呼感同身受:在他事业蓬勃发展那几年,他认识了不少朋友,以为自己积攒了足够多的人脉。那些顺风顺水的时光里,有人跟他称兄道弟,有人与他隔三差五相约饭局,关系一个比一个亲近。但后来,他的公司出现经营危机,欠下巨额债务,走向破产结局。不得已之下,处于困境中的他求助了曾经的朋友,但电话那头要么无人接听,要么委婉拒绝,有的人甚至直接变脸,切断了过往的交情。提起这些事,罗永浩感慨道,之前我的公司叫“老罗和他的朋友们”,破产后,公司只能叫“交个朋友”。图片
人到中年,经历过几次起落,见识了人性的复杂后,就会慢慢懂得:酒桌上的称兄道弟、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,大多经不起现实考验。当个人价值发生变化时,人与人的关系也会随之产生改变。利益当前时,没有永恒不变的关系,只有可估量的价值。朋友的父亲退休前是单位的技术骨干,以前总把 “多个人情将来多条路”挂在嘴边,帮了身边人不少忙。同事遇到难题,他会主动熬夜加班帮忙解决,即便是大雪天赶去帮忙也毫无怨言。听朋友说起,她父母辛辛苦苦攒了点存款,家里有亲戚遇到坎儿急需用钱,他们也二话不说就借给了对方。她父亲退休后,一些人的态度也发生了大转变,就连说话语气都不再像从前般充满敬重。前些年,她父亲病了,需要长期靠药物维持身体,不但没几个人来探望,而且想找亲戚帮忙查下某医生的联系方式,对方都冷言冷语。朋友母亲感到委屈,她父亲却看开了:“人家以前需要我,需要我们家帮忙,现在不需要了,很正常。”人在年轻时,总以为大多数人脉,都是依附于感情建立,凭借着密切的来往而长久。总觉得曾经一个班级里的同学,一个单位里的同事,因为缘分相识,因为可以聊得来相聚,就可以让彼此间的关系长期延续,将来依然可以常来常往。历经无常世事后方知:时移世易,物是人非是人生的常态,失去了价值支撑的关系,终将脆弱得不堪一击。老话里说的很残酷,却讲透了现实最真的模样:人情似纸张张薄,世事如棋局局新。人生在世,不要太高估你和任何人的关系,也不要把人情看的太重,更不要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交情往来间。永远别忘了,你有用的时候,朋友最近;你强大的时候,贵人最多。当我们不再对关系抱有过高期待,专注于自我成长时,反而能建立更健康、更持久的人际连接。这不是消极,而是真正的成熟。图片
03
到了一定年龄:
与其费心强融圈子,不如尽心修炼自己
《天道》中,丁元英有句台词发人深省:“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'靠’字上,出门靠朋友、靠皇恩,总之靠什么都行,就是别靠自己,所以精神上就站不起来。”
这也是很多人在处世过程中,最容易陷入的思维误区。人总觉得只要经营好关系,挤进了更高层次的圈子,就会获取到更多的资源,从而收获更强大的靠山,人生开始走上坡路。然而却忘了,优质圈子的门槛从来不是请客吃饭送红包,而是你有没有 “被需要” 的本事。现实就是这样:你弱的时候,身边全是 “门槛”;你强的时候,世界到处是 “入口”。就像知名文化博主杨慧曾在视频中提到的:“你不强大,跟谁关系都搞不好。等你强大了,你跟谁关系都好。你以为的人情世故,在强大面前,一文不值。”到了一定年龄就会明白,人生最好的投资,不是买多少股票,也不是交多少朋友,而是投资自己。你把时间花在读书上,知识就会变成你的底气;你把精力用在做事上,能力就会成为你的名片。当你修炼出足够的实力,好的人脉自然会不请自来。图片
人生下半场,与其费心强融自己难以挤进的圈子,不如先尽心修炼好自己,做好这3件事:(1)经常读书,不断升级自己的认知:阅读不同领域的书籍,如历史、哲学、科学、文学等,拓宽视野,丰富思维方式。每天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阅读,可制定阅读计划,每月读完 1-2 本书,并做好笔记,记录感悟和知识点。以下是一些书单建议:自我认知升级类,帮助思维破局——《认知觉醒》、《终身成长》、《当下的力量》等;健康管理类,建立更好的生活方式——《睡眠革命》、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最新版)》、《运动改造大脑》等;历史类,带你跳出当下、看清本质——《万历十五年》、《沉思录》、《人类简史》等;理财类,提升自己的财商——《富爸爸·穷爸爸》、《小狗钱钱》、《稳健投资》等。(2)培养习惯,锻炼持续学习的能力:从培养新爱好开始,探索出向上攀登的不同方向,挖掘出个人潜在的能力,修炼出一些新技能;学会规划自己的生活节奏,不要因为年龄的增长,就丧失了学习新事物的兴趣。无论是技能更新,还是认知边界拓展,持续学习都是保持竞争力与内心从容的核心。(3)定期存钱,积攒抵挡风雨的底气:存钱不是 “抠门”,而是通过科学规划,为突发疾病、失业、养老等“人生暗礁” 储备缓冲带,让生活多一份主动选择的底气。可以试试从 “强制储蓄”开始,先存后花;区分“必要开支”和“欲望消费”,堵住资金漏洞。人生的“底气”,一半来自持续向上的能力,让自己在变化中不慌;一半来自实打实的储蓄,让生活在意外前有缓冲。两者结合,才能在人生的下半场,活得更有选择权、更有尊严。很认同丁元英说的一句话:“救世主是没有的,人只有自己救自己。”在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,最可靠的投资就是成为强大的自己。与其花费心思经营不对等的关系,不如多把精力用在提升自我价值上。就像一棵大树,把根扎深了,自然能枝繁叶茂,引来百鸟栖息。点亮文末“赞和爱心”,与朋友们共勉。作者:枳为橙,本文首发读书369(ID:dushu369com),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,读书君与你一起,听名著、读美文,用读书点亮你的人生!转载请联系读书369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道长教你如何恢复灵气!
下一篇:没有了